書名:我是亞桑傑 維基解密創辦人的真實告白
作者:Julian Assange 朱利安‧亞桑傑
譯者:趙琰
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維基解密,這是求學時期做報告時的一個好夥伴,基本上你想瞭解什麼只要上去搜尋大多能找到鉅細靡遺的答案,但對於維基解密的創辦人知道的可能就不多了,或許是我們並沒有處在歐美事件的當下,加上臺灣對於國際新聞的不重視,更是限縮了我們的國際視野,最近剛好有一則與他相關的重大新聞,這點晚點再來談,我們先來探討為何他會創立維基解密。
Julian Assange 出生於澳洲 昆士蘭省的 Townsville (順帶一提 我曾在那裡待過一個禮拜左右,之後有機會在跟各位聊),他的母親與第一任繼父對他往後的影響甚大,母親曾參與一些社會事件的遊行或抗爭,或許意志不堅定但對於小時候的Julian Assange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讓他對於政府、財團的作為感到不解,在他16歲時接觸到了電腦,不過當時的電腦可不像現在這麼便利,只能說是一個空盒子什麼也沒有,但他當時就認為這是可以改變世界的,於是全心全力都投入電腦世界裡,想想看自己16歲時還只是個屁孩,哪有什麼特別的想法,當然與我們的成長背景有關,在華人社會裡的曾遍觀念就是循規蹈矩的生活,不要假鬼假怪的亂搞一通,家長就放心了,但這也限縮了創意的發展,實為可惜。
作者在書中提到做為記者的一段話,我特別紀錄下來"新聞記者不只是報導,他們對事物的假設與冷漠,也會影響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世界圖像"在網路上看過臺灣的記者是製造業,有些不良記者為了新聞的吸睛度,抓取別人的行車記錄器的影像就拿來充當新聞,有的更是捏造假新聞來呼攏社會,對於現在都不太動腦筋的大眾,根本是照單全收,媒體稱為三權之外的第四權,卻這樣的被濫用實在真可悲,就拿剛剛提到的作者Julian Assange於2012年假釋期間,趁機跑到厄瓜多駐英國倫敦的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,直到今年的4月11日,厄瓜多不在為他擔保讓英國警方進入大使館拘捕Julian Assange,這新聞在國際上是很重大的,但國內有報導的甚少,讓我想起去年看過的一齣美劇"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",他們對於每件新聞的播放是有責任的,寧願做不到頭家也要確認新聞的確實性,當然內容不只於此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,我的意思是記者對於自己的角色要認清,你們是有責任的,你們的責任不是上頭交代今天做這條那條新聞就好了,而是要悍衛自己位於第四權所能做的事,不要對事不關己的事感到冷漠或有先入為主的想法,因為你們的影響力遠大於我們一般大眾。
維基解密,最重要的解密兩個字,有什麼事是財團或政府故意隱匿起來,不讓社會大眾所知的事呢!?Julian Assange揭露了這些被藏起來的資訊,也因此惹禍上身,剛好先前拜讀完橋水創辦人Ray Dalio 的原則,書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極度透明,與此相呼應,再來講講國內的例子,還記得幾年前的太陽花學運,因服貿黑箱而佔領了立法院,當時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政府對資訊的揭露不夠透明,而發起的抗爭,最後國民黨也被這股浪潮在下一次的選舉當中給吞沒了,這也說明了資訊透明度的重要性,愈清楚讓人瞭解愈能化解彼此間的誤解,讓原本是一件雙贏的局面,搞到雙輸,實在叫人萬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