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劉必榮談判精華課
作者:劉必榮
為何要談判!?就是沒有共識,才需要談判。看書之前,總認為談判就要爭一個輸贏,可是談判不像辯論,而是從彼此之間找到共創雙贏的方法,尋找問題的最佳解方,這就需要技術與智慧。舉凡大到國與國的經貿協定、衝突協商、或是小到個人的房屋買賣、商業合約談判等,這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,不論你在什麼位置、什麼角色,都會遇到需要談判的場合,甚至在菜市場與攤販吵價還價,也是談判的一種。不過書中傳授的經驗與技巧,比較不適合用在菜市場啦,阿婆沒在理你燜不燜,要買不買隨便你,但人生的許多重大決策都需要談判,知此知彼、百戰百勝,在談判之前要先瞭解彼此的優劣,擬定戰略方針,可採用的戰術,如先硬後緩還是先軟引敵人入甕再轉硬等等。談判是學問也是智慧,鬥而不破共創雙贏才是最高境界。
談判發生的三個條件:
一、創造一個無法容忍的僵局;
二、雙方都體認,光靠一己之力,無法解決此一僵局;
三、雙方都認為,透過談判解決問題是可行、可欲的。
如果此時對方不想跟你談怎麼辦,那就創造一個僵局並維持僵局,逼對方上桌跟你談。創造僵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:小題大做。例如增加議題、增加人數結盟的概念、引爆衝突,這也是弱者最常使用的戰術,把我的問題變成大家共同的問題,如罷工、街頭示威等等。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,但或許不是那麼恰當,跟老婆之間一直存在一些問題,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後更為嚴重,可是老婆一直不願意談,此次我下定決心要一個結果,於是我使用冷處理的方式來創造一個僵局,雖然不能立即見效,不過僵局產生之後,讓子彈飛一下,等到他發現自己沒辦法改變此僵局,此時順勢拉他一把,讓他相信透過談判可以解決僵局共創雙贏。第一和第二是「不談的成本」,是一種推力;第三是「談的效益」,談判的拉力。重疊的利益,才是開啓談判的關鍵。
前面講的只是進入談判的鑰匙,接下來掌握談判的五大元素,事、人、力、時、情,環環相扣。以俄烏衝突來做演練。
「事」:我想要什麼,決定我要談什麼。這就是戰略的方針,如烏俄衝突,在衝突前期普丁很明確的把他的must、want、give都條例出來,如烏克蘭保持中立、不可加入北約、去納粹化等,但是雙方沒共識,只好繼續打擴大衝突與自我優勢。隨著俄羅斯不斷的鯨吞蠶食,普丁想要的也已經改變了,新議題的納入與轉換,對於烏克蘭來說更顯劣勢。
「人」:我得跟誰談?在衝突中期,烏克蘭總統曾說,若要談判可以,但他只跟普丁談。雖然就身份來說同樣為國家領導人,但澤倫斯基與普丁的共識,不見得是烏克蘭背後那些西方國家的共識,白話一點就是澤倫斯基其實沒有權力中止戰爭。
「力」:我有什麼是對方想要的?談判是一種權利遊戲,俄羅斯唯一可以給烏克蘭的就是免於戰亂,但對於美西方國家來說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,於是不斷挑撥烏俄之間的矛盾,在軍事戰場上美西方國家或許高估了俄羅斯,但在金融戰場上卻低估了俄羅斯承受經濟制裁的能力,原以為透過全面的經濟封鎖,可以讓普丁知難而退,結果卻被俄羅斯央行總裁納比烏林娜反擊個措手不及,一旨盧布支付令,凡是購買俄羅斯天然氣與石油皆用盧布結算,西方國家雖口口聲聲說不要,但迫於國內物價壓力紛紛低頭,從盧布匯率就可知端倪,從金融戰場俄羅斯可說是大獲全勝,戰爭打得就是錢糧。從資金的流動便可知曉,這場衝突的輸家首當其衝的肯定是烏克蘭,第二個輸家莫過於歐盟,最大的贏家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。
「時」:時間在哪一邊?照目前美國與西方國家的通貨膨脹持續高漲,加上面對任期制的民主,時間顯然是站在俄羅斯這邊,年底美國期中選舉,依現在的民調拜登所領導的民主黨可能失去議會的多數席次,但戰場瞬息萬變,一時的優勢不代表永久。
「情」:交情是助力還是阻力?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各國領導人都很同情烏克蘭的遭遇,屢屢前往基輔去打卡朝聖,但對烏克蘭人民來說,卻是一場阻力更是一場惡夢,寧做太平狗,不做亂世人,但這些西方國家不僅沒勸和,還不斷的運送武器至前線,彷彿害怕戰爭打不下去。
綜合以上來看,雖說情勢一面倒向俄羅斯,但仍需僅慎面對,烏克蘭日前接收了不少西方國家提供的攻擊性武器,戰力大大提升,加上美國擅長的挑撥離間,如近期的哈薩克與立陶宛,不斷的在分散俄羅斯的注意力,有時戰場上的變化就在轉瞬之間。烏克蘭現在若想談判,勢必得拿出更多的誠意,或是制造更大的僵局,逼俄羅斯上談判桌,倘若戰爭延續到冬季,俄羅斯的籌碼只會愈來愈多,苦的只是生活在烏克蘭這片土地上的人民。我們都讀過三國歷史,都認為劉備的兒子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,但對於西川的子民來說,劉禪的投降免於了一場生靈塗碳,況且劉禪還是三國時期在位最久的帝王,想不到吧!
談判結果大概分為贏、和、輸、破、拖這五種結果,我們不能把談判想得太簡單,有時一個議題談下來得好幾回,從單價、數量、品質、交貨時間、付款方式等等都需要談,有時這裡讓一點,那裡拿一點,不要想著要全贏,這樣談判就談不下去了。先談難的還是容易的、先硬後軟、開高走低,先破後立、都是戰術的應用。達成協議是目的,破局是過程,是戰術。談判的過程就是見招拆招,在不斷來回之中拉近彼此的共識。
這次的心得感想並沒有著墨太多在談判的過程,比較聚焦在前期的準備,或許跟我沒有太多談判經驗有關,讀了書中作者舉的範例,都覺得好神奇啊,原先看似堅不可催的立場,透過你來我往的拉扯,雖然不是每次都能如願以償,但這個過程就相當精彩,好書是值得再度回味。最後分享一段作者對談判的詮釋,談判不只是用來殺價或買賣,更多的時候,它是在幫我們解決衝突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