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富爸爸,窮爸爸
作者:Robert T. Kiyosaka 羅勃特‧T‧清崎
譯者:MTS翻譯團隊
這本<<富爸爸,窮爸爸>>被歸類為人生理財的必備書單之一。好的東西總是會感嘆相見恨晚,人家常說投資理財要趁早,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,巴菲特的雪球比喻就相當生動且真實,若你還沒有做好理財規劃,真心建議這本富爸爸,窮爸爸,能否讓你致富不一定,但至少能知道成為富人的途徑之一。理財類的書藉看了數十本,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卻不多,能成為經典必有其原因,這本富爸爸,窮爸爸就是最佳典範,內容淺顯易懂沒有深奧的數學模型,不論你是理財高手還是市場小白,若照作者的觀念去執行,順利的話能少奮鬥數十年,所有的精華就在於:「你買的是資產還是負債。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。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金錢工作。」必須看透這層關係,才會體悟到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。
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在債務泥淖中掙扎,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於金錢觀念,我們絕大多數都是從父母那裡瞭解到錢是怎麼回事。無奈的是同時也「繼承」了父母的理財方式和思維,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富人之所以愈來愈富,窮人之所以愈來愈窮的現象。這讓我想起自己的家庭,爸媽承接了上一代的負債,對於那段揹債的壓力記憶猶新,所以日後的決策總是謹小慎微,在2000年的時候,大約存了兩桶金最後選擇拿去購買了貨車與代步車,雖然也是生財工具,但仍需透過勞動才能產生收益,這一選擇也讓他們錯過一生中最佳投資房地產的時機。但這給了我一個最佳寫照,當然時空背景不一樣,父母們當時有他們的考量,可是回過頭來看,當時200萬只要地點不是太差,放到現在可能都是驚人的收益,可能比他們這20年來辛辛苦苦勞力工作掙的還要多很多。
大多數人工作不是因為喜愛這份工作,而是受到恐懼驅使,這也是他們接受低薪的原因。他們不願跳脫出這個圈子,害怕失去工作,害怕付不起帳單,害怕沒有足夠的錢,害怕改變,為了尋求穩定,拚命為錢而工作,結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後,就把就怒氣對準他們的老闆。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,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,避開恐懼與渴望兩種情緒所造成的陷井,人們總是有著恐懼或貪婪之心,運用這些情緒別讓金錢操控了你的思想與生活。當你收到帳單時,發現錢不夠,怎麼辦?多數人選擇多兼一份差事來彌補,這只是一種線性的反射行動,思想被情緒所控制,工作只是面對長期問題的一種暫時解決辦法。
富爸爸一書中最重要的觀念在於,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責的區別,並且購買資產。「富人購得資產,而窮人和中產階級購得債務,但他們卻以為那些就是資產。」何謂資產?何謂負債?資產是,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,負債是,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。房子,對於「房子並非資產」這個觀念,許多人都不能接受,試想一下買了一個自己喜愛的房子後,每年必須付出房貸、保險費、房產稅、維修費等等,就變成錢從你的口袋流出了,所以被作者規類為「負債」。倘若這筆錢拿去投資房地產、股市、債券等,造成的現金流列為資產。富者愈富、窮者愈窮的差異由此展開,窮爸爸雖然收入增加,但負債與支出同步增加,依然是窮忙。富爸爸隨著資產不斷的增長,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,重點是支出與負債不變的情況,可支配的收入也愈來愈多。只有當你把增加的收入用於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時,才有可能幫助你在財務上更有保障。
這本富爸爸,窮爸爸給了我很多反思,由其是繼承父母的金錢觀念這一段,著實讓我有深刻感觸,近幾年房價高漲,爸爸一直興嘆當時的決策錯誤,不過這其實也無可厚非,這倒是給予了我們這一代一個重要的啟示。上一段在說明窮爸爸雖然收入增加,但負債與支出同步增加,我也覺得挺符合我家的樣貌。BUT,我跟爸爸最大的差別在於我有在閱讀,接收新的資訊,很恰巧的在這個時候看了這本書,今年上半年全球的債市、股市都面臨了數十年來最兇猛的下跌,雖然七月有所反彈,但全球的緊縮政策猶然持續,對於下半年乃至明後年的經濟前景,普遍不太樂觀,對於資金有限的我們這一代,等待如同2000年的科技泡沫、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危機來臨,或許這會是我們人生中難得一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,務必要好好把握,上半年的下跌可能只是前菜,趁這個階段積極工作存錢積累資本,耐心等待所有資產打到骨折,就是我們買入資產的大好時機,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成為富爸爸的方程式。
- 書中金句
- 金錢的問題鮮少是透過得到更多錢而解決的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。
- 恐懼是造成多數人「打安全牌」的原因。
- 能夠在真實世界位居領先的,通常不是最聰明的,而是最勇敢的那些人。
- 沒有一點點「貪婪」,沒有想擁有更好物質的渴望,就不會取得進步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