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書名:血路盛世

作者:Michael R. J. Vatikiotis 麥可‧瓦提裘提斯

譯者:張馨方

血路盛世

 

    從封面與書名看完內容應該不會快樂,是哪裡讓作者如此沉重地寫這本書,不是中東也不是中南美洲,而是我們身邊的東南亞。對於東南亞給我的印象坦白說有點亂,不時傳出政變、遊行抗議、恐怖攻擊甚至武裝衝突等,在在都符合<<血路盛世>>的書名。不用Google我都能想起幾件重大的政治動盪,如泰國的紅衫軍與黃衫軍的對立、緬甸的軍事政變、政治領袖的貪汙腐敗等等,但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個地區如此的不穩定,雖然不像中東地區的炮火四射,但時不時仍會躍上國際版面,這背後的糾葛或許不是一本書能道盡,與東南亞如此相近的臺灣,為何逃過這樣的宿命,或許也能從書中得到一些解答。

 

    過往在看中國歷史時,都很好奇中國可以為了絲綢之路不斷往西擴張,怎麼不往南呢?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是氣候與環境的關係,往西發展其實是在同一條緯度上,其氣候相對較一致。南北向的差異就很明顯,如氣溫、溼度、雨林等,我們可以看到中、美兩大國的緯度是如此相近,這也顯示這段區間宜人居住的氣候,自然形成聚落。在往南就進入到熱帶地區,終年濕熱的環境,讓外來勢力難以長存,也解惑了我的疑問。少了外部勢力的干預與同化,形成民族的多元性,但也成為東南亞武裝衝突的來源之一。

 

    造成東南亞動盪的因素很多,如宗教、種族、地理位置等複雜而多元,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,位於東南亞沿岸享有地利之便,開始接觸外來文明,如印度、中國、阿拉伯等商人,以及歐洲的探險家。印度教、佛教、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也隨之傳入,外來勢力與權力的鬥爭,演變成如今的東南亞各國。說來也諷刺,看似發展最突出的新加坡,若沒有李光耀的強人獨栽領導,鞏固好新加坡發展的地基,恐怕新加坡也深陷泥沼,但強人政治又踩到西方的民主價值,何謂民主?坦白說我認為民主只是西方分裂各國的一種方式,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扶持對於自己有利的一方,若遇到不聽話的魁儡再換新的就好了。看看英國近年來的民主鬧劇,好險這是發生在英國,若是在東南亞可能又是一場腥風血雨。

 

  曾經的東南亞的霸主,不知有沒有人猜得到是現今的哪個國家!?答案就是「柬埔寨」,吳哥王朝不僅是柬埔寨最輝煌的時代,也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強盛的國家,隨著14世紀的泰族的崛起履次打敗吳哥王朝,由於吳哥城無法防禦,於1431年遷都金邊,一代盛世從此走向衰弱。在東南亞傳統的權力模式至今依然存在,不是軍人當政就是權力在少數家族手中,如菲律賓今年的總統大選,當選者為小馬可仕與杜特蒂長女。回顧這些國家的歷史,一個關鍵因素是,原有的權力與政府模式,符合歐洲殖民者的需求,因此受到殖民行政官的維護與改制,也因如此,這些東南亞國家沒有因為被西方國家殖民而改變原有的權力模式。

 

    隨著時代的進步,資訊的傳播與影響更加快速,人民終於得以發聲,以為這是民主革命的開端,沒想到那麼快就失去力量,從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到香港的佔中運動,都是藉由網路的快迅傳播,向當政者施加壓力,頂不住的政府終將被推翻,不過這套方法在東南亞卻行不通,最近的案例就是緬甸,緬甸的軍事政變,造成人民的不滿上街抗議,雖然國際社會給予譴責與制裁,但仍改變不了政變的結果。從前面的段落可以看出我對民主並沒有好感,我一直認為民主只是頂層階級在控制人心的一套模式,讓人覺得事情好像非黑即白,只有這兩種選擇,自然而然人民的思想就被控制在天平的兩端,只要適時的調整一下不要過於偏頗,人們就會繼續相信這套遊戲規則,繼續玩下去。表面上越民主,社會的分歧也越明顯,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<橋水基金>創辦人,"瑞‧達里歐"就曾斷言,美國十年內可能發生內戰,當然我們不期望看到戰爭的發生,這說明這世界並沒有完美的制度,所以不要在一昧的相信民主就一定能改變現狀,民主只是分化人民的一種工具。

 

    政府或領導人如何取得人心,靠得不是高壓統治,也不是意識形態,而是要去瞭解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從最底層的溫飽與安全到中層社會的和諧運作,這才是人民最基本的訴求。最後來說說臺灣,臺灣與東南亞有幾個不同之處,第一、臺灣是座島嶼。第二、位於宜人居住的緯度帶。第三、雖然臺灣島內也有許多原住民,但仍不敵中國沿海幾百年來的不斷遷徙漢化,也因如此臺灣之間的種族衝突較少,不過在民主之後,兩黨對立的情況越發嚴重,真是諷刺啊。這整篇的心得,充滿我主觀的投射,沒有對錯,只是想提出不同主流意見的看法,不論贊同與否,都感謝你看到最後,共勉之~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猴爸 堆起方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