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書名:提姆‧庫克

作者:Leander Kahney 利安德‧凱尼

譯者:楊芩雯

提姆‧庫克

 

    我與大部份人的看法一樣,認為"提姆‧庫克"沒辦法撐起沒有"史蒂夫‧賈伯斯"的蘋果公司,但若從蘋果的股價來看我們都錯了,蘋果在庫克手中成為地球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,讓投資人各各是賺的盆滿缽滿,後賈伯斯時代推出的產品,仍然深受消費者喜愛,也漸漸的擺脫賈伯斯的身影,不過較為人詬病的是創新不足,有人戲稱只有機身越來越長、眼睛越來越多顆而已,硬體方面蘋果要有大躍進的創新,除非跳至新領域,否則相當困難,就好比這次考試已經得到95分,下次能進步的空間有限。蘋果的手機真的很強大,不過大部份的人都是大材小用,圖一個時尚和一個爽度。蘋果公司的營收中有一個亮點,就是來自於APPLE服務的營收,佔總公司的營收高達20%,僅次於iPhone手機的銷貨收入,隱憂的部份,要維持服務的收入,就得維持蘋果的品牌忠誠度,以目前來看尚無挑戰者能撼動它的地位,但蘋果若遲遲未能有新的劃時代的產品問世,實在難保未來十年還能如此順遂。

 

    網路上很多人統整"史蒂夫‧賈伯斯"與"提姆‧庫克"的差別,分享書中的一個例子,同樣的供應鏈短缺的問題,賈伯斯會辱罵辦事不力的員工;庫克的策略就明顯不同,他不會怒吼,但他會不斷的拋出問題,無止境的提問,讓人疲於應付,連串的提問讓庫克真正瞭解問題的所在,確保員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有點像充滿好奇心的小孩,一個接著一個的問為什麼,這也是我們最初理解世界的方法,不是嗎?下次遇到麻煩時,可以試試這個方法,說不定能找到不一樣的解答。賈伯斯到底是不是一位好的執行長?事實上他更像是一位產品長,若沒有庫克在後面運籌帷幄,蘋果能否如此長青還有待商榷。

 

  蘋果公司在2018年突破一兆美元市值的大關,至從庫克接任CEO之後,蘋果的股價翻漲了三倍有餘,但真的全是庫克的功勞嗎?我不這麼認為,美國在經歷2008年的次貸風暴後,全面的量化寬鬆大撒幣,加上極低的利率,使得資金成本極為低廉,全球資產紛紛大漲,從股市、房地產、商品無一不上漲,只能說庫克實力與運氣兼俱,搭上了這波順風車,把蘋果推上了歷史的舞檯。

 

  我本身並沒有拿iPhone的手機,但蘋果產品的品質真的是不錯,同樣使用兩年的手機,蘋果的效能、照相的畫質仍然有一定水準,若沒有賈伯斯前期的偏執要求,就沒有現在如此龐大的忠實果粉。對於賈伯斯與庫克,我還是比較喜歡賈伯斯多一點,畢竟這一切的起源是由他開始,且賈伯斯已逝世超過十年,這十年間蘋果雖推出了Apple Watch、AirPods等新的穿載裝置,但都不如iPhone給世界帶來的變化與創新,雖不是第一個做出智慧型手機的公司,但絕對是把智慧型手機推向顛峰的角色,這些年有傳聞蘋果要推出自家的電動車Apple Car,計劃似乎不如預期,一直是只聞樓梯響的階段,這也攸關了蘋果的未來,將會是庫克或新執行長所需面對的困境,如何維持果粉的數量,如何維持顧客的品牌忠誠度,這樣的營運模式才能一直循環下去,這得讓時間給我們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猴爸 堆起方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