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史達林 從革命者到獨裁者
作者:Oleg V.Khlevniuk 奧列格‧賀列夫紐克
譯者:陳韻聿
二戰時期的四大重要領導人,邱吉爾、史達林都已看過,之後在來看羅斯福與希特勒的傳記,從不同角度瞭解他們各自所面對的國內外壓力,或許會對二戰有不一樣的解讀,而這本史達林傳記前後加起來近七百頁,整本看完我卻沒做任何的註記,其實我也不知道原因,此次讀後感會以史達林革命者、掌權後、二戰時、及獨裁體制下的人民為四大主軸,在看本書以前我對史達林並沒有太多的印象,或許和邱吉爾一樣,只知道他是國家的領導人,對於他如何取得政權與如何統治並無太深沉的認識,這可以說是我第一次與史達林的親密接觸,哇~!原來他是這樣的一個人,本以為他會像曹操一樣的梟雄,但其結果不然,那史達林到底是怎樣的一位領導人呢?
約瑟夫‧朱哈什維利是史達林的本名,史達林其實是他的筆名,出生於俄羅斯帝國哥里,位於今日的喬治亞共和國,史達林講俄語帶有喬治亞的口音,曾經在神學校接受教育,進入神學校是史達林人生重要的轉折點,從此踏入俄語世界。青年時期的史達林已經表現出對體制的不滿與不平,漸漸的思想越來越激進,就在神學院的最後一學年與社會民主主義靠近,而進入神學院以來,所累積壓抑的不滿情緖和反抗的衝動傾瀉而出,遭舉發朗誦禁書、缺席禱告活動、行為不佳,數度的被關禁閉,還與管理階層發生衝突,最後被逐出校園。離開學校後持續積極參與地下革命,最後選擇加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一邊,正式踏上革命之途。這裡我們先瞭解一下歷史背景,當時他們要推翻的是俄羅斯帝國,又稱沙俄、沙皇時代,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,由彼得一世為首位皇帝,人們稱他為彼得大帝,彼得一世的改革讓俄國在經濟、軍事和文化均有顯著進展,在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統治時步入黃金時代,將帝國領士擴張,在俄法戰爭中擊退拿破崙帶領的法軍,以國土面積計算,成為歷史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帝國,第一大的為大英帝國,蒙古帝國次之。1914年爆發塞拉耶佛事件,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,俄國加入塞爾維亞一方參戰,作為協約國成員與英法一同對抗奧匈帝國及其盟友德國,不過俄國難以應付德國的攻勢,自此深入戰爭泥沼,國內經濟亦隨之陷入崩潰。1917年二月產業工人因食物短缺和工廠環境惡化而發動罷工,以及人民對沙俄政府專制統治的不滿,俄國二月革命爆發,俄國君主制遭到推翻,宣告俄羅斯帝國的絡結。如同中國歷史一樣,權力真空之後必有一場腥風血雨,雖然暫時表面寧靜,但私底下早已勾心鬥角,原屬政府的杜馬與彼得格勤蘇維埃雙方和解成立一個臨時政府,蘇維埃中的左派勢力列寧所屬的布爾什維克迅速抬頭,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沙皇,而俄國臨時政府取而代之,然後新政權力不集中內鬥不斷。同一年的十月布爾什維克在首都聖彼得保發動起義,推翻臨時政府,此次革命促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起家,且第一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,建立了布爾什維克派領導的蘇俄政府,但也促使了俄國內戰的爆發。史達林在這段革命中的角色其實是微不足道,他也不是革命領袖,重點在於跟了列寧,也就底定了他在革命中的地位。
正是在烽火年代的布爾什維克淬鍊了史達林的執政風格,以勝利者之姿站穩國內政治主舞台,不過內戰後,布爾什維克高層又展開了內部鬥爭,史達林則乘著浪頭順勢而起,列寧與托洛茨基之間的矛盾衝突越發激烈,而對於日益病重的列寧來說,史達林的忠誠別具意義,1921年初舉行的黨代表大會,列寧取得多數優勢,而史達林獲選為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,總書記有兩個職責值得特別一提:決定政治局會議議程、主導人事議題,也就是說,史達林總握了中階幹部的政治命運。在列寧患病後政治局委員開始思考,誰會是「列寧的繼承者?」由季諾維耶夫、卡緬涅夫和史達林組成的三人組勢力特別強大,而托洛茨基是他們的主要敵人,史達林正是在這樣的權力鬥爭之下,一步一步的爬上大位,由於史達林剛剛取得政權,必需先鞏固權力,於是利用了特務組織臺灣俗稱的黨國機器,掀起一波波的恐慌,把主要的競爭者一一鬥倒,之後在對昔日的戰友們進行清洗,搞得大家人心惶惶,創造恐懼來領導國家。經濟方面的政策,延續列寧時代的新經濟政策,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,之後推出農業集體化政策,但以上這些措施不僅造成糧食供給的大量消失,更引發了1932年蘇聯大饑荒,這場饑荒死亡人數估記超過六百萬人。不過這時伴隨蘇聯的不只有大饑荒還有迫害人民的大恐怖,昔日的反對派遭到拘補、整肅,1936年,昔日反對派領袖如季諾維耶夫、卡緬涅夫和其他知名人士在被刑求了一段時間後,都遭判為恐怖分子和間諜,最後都被槍斃,而黨國高層也進行人事調整,加強黨國機器的「淨化」工作,敵人往往是虛構的,被鬥爭的大多是老同志,昔日戰友就此分崩離析,每個人只求自保,莫管他人瓦上霜,大恐怖最後變成對黨、政、軍、中央、地方幹部的全面清洗和鎮壓,不僅數萬名官員遭到迫害,還有幾十萬平民被消滅,受害者人數至少在70萬人以上,「大恐怖」成了史達林獨裁治及其殘忍性格的象徵。
二戰前史達林起初欲與英法建立反對納粹德國的同盟,卻覺得自己被西方「盟友」唬弄矇騙,而被孤立於國際政治角力之外,於是轉而尋求和德國建立合作。兩國簽訂了<<蘇德互不侵犯條約>>,且雙方秘密劃分勢力範圍,對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瓜分,這給了史達林一個保護領士又可拓展國防安全的好機會。二戰時期的軸心國為德國、日本、義大利,不過希特勒曾經於1940年十月邀請俄羅斯加入成為第四個玩家,不過雙方對協約內容無共識,最後德國不予理會因此而告終,假使蘇聯最初選擇加入德國陣營,那現在的國際版圖將有可能大大的不一樣,雖沒有加入軸心國成員,史達林起初認為納粹政府不會與他交戰,殊不知希特勒於1940年年底就已確認了攻打蘇聯的計畫,1941年六月德軍正式跨入蘇聯國境,事已至此史達林還是不相信,於是沒下達准予反擊的命令,作戰初期史達林遲遲拿不定主意,猶疑不決,造成軍隊更多傷亡的主因。在看完整個二戰史達林的領導過程,這真的是用人民的血淚換來的經驗成長,主要原因有二,一是前一波的大恐怖造成許多軍官被消滅,導致大戰初期沒有足夠有經驗的將官帶領,二來史達林的一意孤行,造成大量無謂的損傷,不過蘇聯方面快速汲取經驗,加上驚人意志力達成的軍事及經濟躍進有關,雖然戰術不如德軍,但不論在人數、戰機、火炮、坦克等軍力相較於德軍有數量上的優勢,以及同盟國終於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,就是史詩級的諾曼第登陸,兩面夾擊德軍,最終贏得勝利但蘇聯也付出重大的犧牲,整個蘇聯在戰爭期間死亡人數超過2500萬人,死亡人數是所有二戰國家中最多,真是一場慘烈的勝利。題外話,真不知道當時的蘇聯人民認為讓德國統治比較好,還是維持現狀呢!?
二次世界大戰後,戰勝國對於利益的分配,加上歐美對於蘇聯壯大的疑慮,彼此間的磨差日益漸增,加上因戰爭而崛起的領袖人物,以及戰後的重建,國內外的氛圍都讓史達林感到憂心沖沖,但更危險的是數百萬蘇聯人隨戰線推進踏上了歐洲的土地,對大多數人而言,這是個「震撼體驗」,猶如被重重打了一拳,資本主義竟然過得比他們好這麼多,為了防止民眾探討勝利的代價,打破社會對自由化和管制鬆綁的想望,史達林展開了一場意識形態的逆襲,戰前的大恐慌氣氛再度捲士重來,大規模逮補、槍決等等,戰後的史達林體系依舊充滿壓迫,而對戰爭時期的同袍,同樣採取「預防性」的羞辱、貶抑和撤職,形塑了新的權力架構。史達林在晚年達到權力的高峰,也未有明顯的挑戰者,但他本人可不這麼想,一如其他的獨裁者,他從未停止為權力而戰,獨裁者鞏固權力的手段普世皆然,消滅身邊的潛在威脅、嚴密監控、鼓勵各部門相互競爭與監督、進行社會動員對抗外在敵人等,也因為這樣在史達林命在旦夕時,沒有人敢擅自做決定,連醫生都要經過「四人組」一連串的討論和拖延後才找來,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大家對史達林的恐懼,深怕他如果迴光返照是否會追究責任,於是採取群體決策分散風險,只有死亡能制止史達林對於權力的欲望。
時代、國族認同、社會形態的不同,以現在資訊無國界的時代,要在重返史達林的威權統治已幾乎不可能,目前全球除了北韓以外,都已經泛資本化了,就算在中國也不太可能發生,主要原因就在於資訊的傳播太發達,以前要革命必須到處去點火,營造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可是這需要時間與人員的穿梭,常常尚未成氣候就被個個擊破導致革命失敗,但現在只要將不公不義之事公佈於網路,迅速就能形成一鼓力量加以制衡,不過我還是很難想像當時的蘇聯人民到底是有多恐慌,而在史達林週遭的親近人士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,怎都沒有人想密謀造反呢!?大家明明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壓力之下,顯示了俄羅斯人民強健的靭性。史達林不善言詞,所以他甚少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言論,對於軍事,那舉棋不定又獨攬大權的性格,也不是個軍事家,對於經濟,幾個重要的經濟政策,更是讓國家陷入大饑荒,雖然他極力的把資源擺到工業與軍事上,大大強化了二戰時的後備資源,這是蘇聯打贏二戰的關鍵之一,但付出的成本實在太過於龐大,綜觀以上種種我不得不佩服史達林,在如此的缺乏優勢之下,居然能掌權蘇聯近三十年,必有其過人之處。歷史對史達林的評價正反兩極,但在俄羅斯人民的心目中對史達林的評價並不低,與俄羅斯這幾年受美國的制裁,經濟持續的積弱不振有關,激起人民想念當初帶領國家戰勝納粹的輝煌時光,而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與石油暴跌,更是讓普丁的支持率降到上任21年以來最低不到60%,當代人並沒有那切身之痛,不知在大恐慌時期的肅殺氣氛,只看到那勝利的威武與自信,曾經盛極一時的蘇俄可能已不復回,但它仍然是世界各國不可忽視的重要國家,風水輪流轉、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,假使未來地球暖化沒有改善的情況下,蘇俄可能因暖化而獲得不少的利益,如北極航線的開拓、原本氣候嚴寒不適合人生存、在冰川底下的島嶼,都隨著氣溫升高而漸漸的出現契機,美國還能獨領風騷多少年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