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駭客迷宮
作者:Ava Mccarthy 伊娃‧麥卡鍚
駭客,像我這種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來說是非常神祕的,我只要電腦一出問題馬上一個頭兩個大開始求救,而駭客主要分為兩種,一種稱為白帽另一種為黑帽,不過不是所有稱為駭客的都是網路犯罪份子,在資產業裡有些組織會顧用白帽駭客,去測試自家系統的安全性,並提出建議提高安全度,而黑帽駭客就是在沒經過同意之下,侵入他人的電腦系統裡,往往利用自身技術,在網路上竊取別人的資源或破解收費的軟體,以達獲利,而破壞了整個市場秩序,書中的主角海莉是游走在黑白邊緣又稱灰帽駭客,而駭客的存在其實也提供了一種刺激,如同「鯰魚效應」,何謂鯰魚效應,在挪威,鮮活的沙丁魚比冷凍的要貴好幾倍,且不管肉質或口感都更好,據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活的沙丁魚帶上岸,而箇中秘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,一直到船長離世後,漁民在他的漁獲中發現了一條鯰魚在東游西竄,沙丁魚為閃避這外來的食者,產生了危機意識,紛紛奮力游動,因而活蹦亂跳地存活了下來。駭客某種程度上就扮演了鯰魚的角色,刺激了各大公司們的資安系統、優化程式設計、進而提升使用者的便利與好感度。當然也有專門的黑客,不過有時黑客竊取了一些機密文件,由其是政府高層,往往會掀起一陣驚滔駭浪,維基解密創辦人朱利安‧亞桑傑,維基解密公布了相當數量的機密檔案,包括美國部隊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行徑、象牙海岸的有毒廢物傾倒事件、山達基的手冊、或是2011年發布的美國外交電報秘密,同一年年底被國際刑警組織以涉嫌性犯罪為由發出國際逮補令,是否真的有這事情發生呢!?沒人說得清楚,但被栽贓、設計、仙人跳的成份不低,因為他碰觸了國家之間的利益與底限,而在去年2019年4月終究還是被逮補了,而他的自傳我是亞桑傑剛好是去年的書單之一,讓我再次的重溫一下當時的心得。
推理小說看到現在也不少本了,而套路似乎也就那幾種,經過之前「遊戲」小說的洗禮後,這次就沒有被作者給牽著鼻子走,結局也證實我的推論是正確,這本駭客迷宮倒是很容易就讓人進入故事情境,我喜歡這種類型,有些小說前面的故事鋪成冗長又無趣,對於耐心不足的人還沒看到精彩的部份就放棄了,不過我有些強迫症,只要翻閱過的書,在怎麼難看都還是會硬著頭皮把書看完,不過這本就不用擔心,對於駭客、犯罪小說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。
- 書中佳句
- 別讓他人對你說的話限制住,絕不要接受別人既定的世界觀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