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書名:高勝算決策

作者:Annie Duke 安妮‧杜克

譯者:吳煒聲

高勝算決策

 

  不論是生活、還是投資、投機都需要做決策,而什麼是好的決策?我們往往從結果來判斷決策的好壞,有時反而會誤導自己以為做了對的選擇,忽略了運氣的成份,沒有什麼決策是100%正確的,假設買進一檔股票當然是看好它會上漲,但很不幸的遇到類似911恐怖攻擊,造成市場的動盪恐慌,難道這時你會覺得你的判斷是錯的嗎?不會,你會把它歸類在運氣,怨嘆自己怎麼這麼倒楣。反過來說,同樣的買進一檔股票,沒多久傳出被溢價併購的消息股價大漲30%,同樣含有運氣成份但我們會更傾向是自己的眼光好,選到這樣好股票。我們的日常就是一直在做決策,只是大多數的決策都是照經驗來執行,舉例現在要去火車站,路線頂多就ABC三條,你不可能遶了一大圈才到火車站,我們會從生活的記憶中提取經驗來做選擇,在投資市場也是如此,透過這本書就是要讓我們知道,不論什麼決策都可能失算,像美國職棒大聯盟打擊率3成以上就是頂尖打者,在投手投出球的那一瞬間就得做出判斷,好球、壞球、揮棒與否,我們要做的就是透過學習,想辦法提高勝算。

 

  作者是致力於研究如何在壓力之下做決策,曾獲得世界德州撲克聯賽的冠軍,撲克比賽分分秒秒都要做出決策,而且下一刻就能立即知道結果。我們正常的學習迴圈是,做了覺得對的修正>結果變得更好>下次持續這麼做。考試就是這樣,不斷做題目再反覆檢討,分數就會提高。但撲克或投資的迴圈是,做了你覺得對的修正>短期結果受運氣影響>滿頭問號。有時可能做了對的修正,但因結果不如預期,讓人不敢再繼續下去。更慘的是,明明做錯了,但因運氣好而贏了一大筆錢,這可能導致你整個觀念建立歪掉而不自知,這樣繼續下去,未來通常會跌更大一跤,這種反饋迴圈,讓進步變得難上加難。作者是從撲克賭局中來建立決策,但我認為把這套模式放到投資、投機市場中也非常適合,看到股價突破壓力而買進,原則上是最基本的選股方式,既然能突破壓力表示有更大的買盤在推升股價,可是有時候會遇到所謂的假突破使你虧損,這時就會對這個方式感到疑惑,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狀況就會猶豫不決,這就是上述不利於學習的反饋迴圈。再舉一個例子,在投資時我們都會找一個停損點,當價格跌破這個位置時就應該把股票認賠出場,但都會想拗單,想說我再多等幾天看看,結果最後真的被你拗中了,股價反彈漲回成本價,這明明是一個錯的修正,但結果是好的,反而會讓人失去戒心,下一次再次跌破停損點時,可能也不會動作了,當然我們不知道哪一次會跌真的,不過紀律是應該要一致的,才能在投資市場走得久。

 

    人的信念是怎麼產生的!?

一、我們聽到了什麼。

二、我們思考並審核耳聞之事,確定它是真是假。

三、然後形成自己的信念。

是這樣嗎!?如果是這樣這些政客們可能就都要失業了。

實際上是這樣形成的,

一、我們聽到了什麼。

二、我們"相信"那是真的。

三、偶爾會去思考並查證聽聞之事,確定是否真假。

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步驟二,由其是當大家都這樣說的時候,更容易加深我們的信念即使它是不正確的,人傾向認為事情是「真實的」,但若能不斷根據新訊息來調整信念,就不會產生那麼多問題。但情況並非如此,人有許多非理性特質,乃是受到演化的驅動影響,如在遠古時代,不管是不是獅子在草叢發出沙沙聲,人不會懷疑自己聽到的聲音,直覺就是先逃命再說。隨著複雜的語言逐漸發展,人不必親自經歷事物也能形成信念,所以說若控制了教育或媒體,對大多數人進行意識形態的灌輸,久而久之假的都變成真的,對於臺灣新一代的教育,真讓人感到悲哀啊!現代人資訊取得容易,但往往不去求真,所謂「求真」,就是無論真相是否符合目前的信念,仍渴望獲知真相,然而,我們不會改變自己的信念來契合新訊息,反而人的信念會驅動自己處理訊息的方式,好迎合本身的信念。買股票被套牢的原因之一,當你買進股票之後,關於這檔股票的新聞都會格外關注,由其是買進之後曾經獲利,這會使你的信念更加堅定,一旦相信了就會想保護信念,引領自己去處理與該信念相關的資訊。就算之後走勢反轉往下跌,也會將它合理化反讓自己愈陷愈深。選擇只支持信念本身的證據,而不會去質疑對你不利的各種訊息。這種週而復始的訊息處理模式是非理性的,稱為「動機性推理」。

 

    「遺憾」是人能感受到最強烈的情感之一,但遺憾是發生在事實之後,所以我們當下在做決策前,可以從過去和未來的觀點去考慮決策,做決定之際詢問自己一連串的簡單問題,想像過去的我們做出這種決策,現在的我們有何感想,或者未來的我們對現在的決策會有何想法?這些方法是互補的,無論選擇回到過去或前往未來,端看你認為哪種方法更有效。以前買進一檔股票時因獲利沒有即時停利出場,最後股價反轉導致虧損,讓我後悔莫及。所以這次我選擇先行停利。又有一次我採取先行停利的方式,結果股價繼續噴出,讓我少賺好多,我還是後悔莫及。於是找出了一個折衷方案,每一次進場最好都買雙數,股價漲上去先出場一半,留著另一半進可攻退可守。不過到現在我還是常常被當下的情緒所驅動決策,仍需要努力修正,我們在投資市場的目的是什麼?是長期處於正報酬,而不是當下這一刻的虧損與否,只要把眼光放遠,便能從更合理的角度去思考。

 

    每年年初總是會許下一些目標,希望接下來的一年可以完成,這是從現在看未來,但書中提出另外一種方法,想像成功的未來並從該處「向後預測」,可以讓我們找出達成目標的必要步驟。若我們想像「不好的未來」並向後回顧,效果更為有效。同樣的以投資為例,假設現在有一百萬現金,想要在三年內翻一倍,平均年報酬率要來到三成,看起來很困難,巴菲特的年化報酬率都只有20%,但如果我們把目標分割為好幾等份,年報酬三成來算一年要獲利三十萬,半年十五萬,細算的話等於一個月二萬五,以本金一百萬來算,等於一個月只要獲利2.5%就達標了,這樣來看是不是就沒那麼困難了。所謂「事前驗屍」是調查可怕的事件,不過是在「事件發生前」去執行。為何要這麼做?普遍人都傾向樂觀期待未來,且通常會高估好事發生的機率,並因此自我感覺良好。同理可證我們想像三年後並沒有達成目標的原因,運氣不佳遇到全球性的金融風暴,或是自身能力不足,規劃時若把負面空間考量進去,可以更加客觀看待做出更好的決策。

 

    個人認為這本書是今年讀到最好的書之一,人們總是會以結果論來評斷決策的好壞,但若以統計或科學的角度來評斷,結果或許又是另一回事,我們求取的是高勝算的決策,極力做好每個決策降低失誤率,不論是在運動場、投資市場或是職場,長期堅持下來定能有不錯的成果,改善你的直覺思維模式,透過求真與思考,不被僵化的信念與偏見綁架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常保勝算。

 

     書中金句

  • 人們容易把決策品質與結果相提並論。P.020
  • 決策時若忽略風險和不確定性,短期可能會感覺良好,但之後可能因決策品質低落而付出慘痛代價。P.066
  • 人可以從經驗中學習,但顯然只有某些人能汲取經驗。P.101
  • 「勿教豬唱歌。此事既浪費時間,又會惹惱豬。」P.175
  • 不該根據來源去判斷訊息是否準確。P.192
  • 人並非天生公正無私,而是會從本身希望世界是何種模樣的心態去處理訊息。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猴爸 堆起方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