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
作者:John Hirst 約翰‧赫斯特
譯者:席玉蘋
中國明明有五千年的歷史,但為什麼現在引領世界的卻是歐美?從清朝康、雍、乾盛世之後,中國這片大地逐漸凋落,雖曾試圖想要重起雄風,但幾百年下來還是未能如願。現在的中國看似已成為東方大國,但實際上是外強中乾,隨著中美矛盾的加深,雙方陣營的衝突不斷加劇,雖然我不喜歡美國的霸權,但你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厲害,想做到跟能做到是兩回事。講白一點,就算是中國還是被美國拿捏在手上,不論是科技、金融、人才、甚至國際話語權等,不可否認美國正在衰落,中國極力的想突破西方的圍剿,也極力擴張在亞、非、拉的勢力,但是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,未來的數十年我們恐怕還是得活在美國的淫威之下,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的崛起。
歐洲文明的組合元素有三,一、古希臘和羅馬文化。二、基督宗教。三、對羅馬帝國進行侵略的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文化。起初羅馬是由多種族和宗教共同組成,但羅馬人認為基督徒是顛覆份子,必須剷除而後快,基督宗教常被羅馬政府的迫害,直到,奇蹟發生了,君士坦丁大帝公開表態支持基督教會,更在五十年後,另一位君主獨尊基督教為國教,至此羅馬帝國變成了基督宗教的天下。
我們都知道羅馬帝國統治的疆域相當遼闊,周圍的少數民族不時會來侵擾,如同中國歷史中的匈奴、突厥等,隨著日耳曼蠻族不斷的入侵,導致羅馬帝國最終走到盡頭,羅馬帝國崩塌後,教會成為唯一倖存下來的機構,這些戰士們很快就被主教們說服,成為基督宗教的支持者,結論是基督宗教保存了古希臘羅馬的學術,獲得日耳曼蠻族的支持,這三個元素組合在一起,造就了歐洲的文明。這些蠻族首領紛紛自立為王,建立起小邦小國,這也是現代歐洲各國的雛形。
相信進步,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結果,這段時期是現代科學的發軔期,他們發現自己的無足輕重,開始理性思索人類的生活,這份以理性為尊的渴望,就成了啟蒙運動的驅動力。從政府、道德觀念、神學和社會的改造上,又以法國為核心,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就是源於此。
我們常說拉丁美洲,但全球已經沒有任何地區以拉丁語做為通用語言,在羅馬帝國時期境內有兩種通用語言,西邊是拉丁語,東邊為希臘語,直到今天,希臘語還存在,但拉丁語已成為一種死的語言。曾經拉丁語是整個義大利、法國、西班牙及大半巴爾幹半島的通用語,但隨著日耳曼蠻族的入侵,日耳曼語系的簡便逐漸取代多變的拉丁語,拉丁語就跟羅馬帝國一樣,被掃進歷史的塵埃。
有很長一段時間,中國的文明要比歐洲文明進步,甚至歐洲的印刷術、火藥、羅盤等都是從中國傳來,然而穩健的經濟發展、工業革命、人權觀念等都是發軔於歐洲,這或許與秦始皇一統華夏有著切不開的關係,雖然羅馬帝國曾經強大,但後來被日耳曼民族刮分,國家彼此間相互為敵,生活在內憂外患當中,國王更不可能濫用威權,人權的觀念由此而生,但中國不一樣,雖也有外患侵擾,但中國太大了,就算被搶走一半,仍然屹立不搖,如南北宋就是如此,無內憂外患者,國恆亡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