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高手學習
作者:萬維鋼
基本上在閱讀時並不會刻意安排看書的順序,這次有點無心插柳,前陣子讀<<知識複利>>時發覺自己有閱讀低效的情況,剛好這本<<高手學習>>講的是學習方法,適合用於目前所遇到的困境,就直接現學現用,將其融合在明年的閱讀目標中,實證就是檢驗的最佳途徑。書中提供的學習方法不是作者憑空想像,都是透過科學的研究與驗證、數據的分析,結合心理學與親身經驗,把這些方法分為六個部分,學精第一、學廣第二、創造第三、策略第四、兵器第五、無為第六。說真的對於這本書我覺得相見恨晚,能在年末看到這兩本書,給了我很多不同的想法,也修正了明年的年度目標,如何徹底讀懂一本書,成為明年的首要目的之一,提升閱讀、學習的效果,身體力行所學到的策略,再透過結果加以分析與修正,並融會貫通為己所用,一舉突破學習的瓶頸。
想要學好一項技能的必備條件是什麼,多數的答案都是刻意練習,至少需一萬個小時,但練了一萬個小時就一定能成為專家權威嗎?恐怕也不盡然,<<刻意練習>>這本書我看過,練習不是像無頭蒼蠅般的漫無目的,做任何事都要有方法、有方向,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量的目標,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。學習有三個區域,把它想像成是一個同心圓,最中心的部份是舒適區,最外圍是恐慌區,中間就是學習區,在舒適區做事,叫生活;在學習區做事,才叫練習。藉由學習新的知識、技能,不斷的挑戰自我,擴展原有的舒適圈,籃球選手如果只練投籃,能成為巨星嗎?他們還必須練習防守、解讀比賽、並在短時間內調整戰術等,能成為頂尖球星的都有強烈的紀律與企圖心,就況是休賽季,仍不斷的練習、精進。
能讓你判斷錯誤的東西,才是你需要學習的東西!據研究統計學習最有感的比例是85/15,85指的是舊有的知識,加上15的新內容,是學習的最佳黃金比例,這就好比現在大女兒小一,正在學習國字一樣,每天都會有些新字需要認識,搭配已會的字組合成詞彙,如先學會「大」,進階為「太」,再學會「陽」,組成「太陽」一詞,老師不會一開始就教「太陽」,這對孩子們來說太難了,就是上一段提到的恐慌區,循序漸進提升難度,每個新知識都是建立在舊的知識的基礎之上。
成長型思維與定型者思維,當孩子考試考的不錯,我們當然要適時的給予表揚,此時的用字遣詞非常關鍵,一句話就可能改變孩子們的思維模式,不要讓他們覺得有框架的限制,這會限縮他們的潛力,覺得再怎麼努力都是有上限,反而會產生反效果,深怕下次考不好,而不敢挑戰新領域。應該要趁機埋下成長型思維的種子,如這次做的很好,想必你真的很努力,只要繼續下去,什麼挑戰都難不倒你。就是不要給孩子們有限的思維,更多內容會在之後<<心態致勝>>一書中再次談到,是目前我正在看的書。
常說人們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,但什麼是批判性思考,不是像政論節目,對敵隊陣營的各種叫囂、汙衊那種意識型態的思考,是要對一個事物進行分析、判斷和評價,如同做研究一樣,透過各種手段獲取資訊,然後以我為主做出自己的判斷。最近台灣的總統大選如火如荼的進行中,各政黨紛紛推出政見,就非常適合拿來練習,例如藍陣營提出1500萬免頭款的購屋專案,與綠陣營推出的新青安專案,目的都是為了解決青年買不起房的冏況,這兩陣營提出的方案能解決問題嗎?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為年青人量身打造的方案,實則上更像是為建商解決今年房產急凍的市場,不論是免頭款或是新青安,最終房價太高的問題仍然未解,只是把痛苦延長或延後的差別,雖然中途你可以轉賣,但問題的本質還是沒能解決。隨著投票日的接近,還有許多政見可以訓練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,任何事都不是非黑即白,找數據資料來佐證、分析,並進行批判是否有邏輯,還是存在偏見,培養自己做出判斷的能力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
為何會想做筆記,就是對這段句子有感覺、有波動,而想把這樣的感覺儲存起來據為己有的行為。閱讀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,就是你與作者的共鳴點,好的筆記是因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,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去記錄,這樣的印象會更加深刻。
書中提及了練習的方法、研究的方式、不同的思維模式、筆記的重點等,是一本讓我看了會熱血沸騰的書,因為我迫不及待想使用這些高手的方法,來提升學習的效率,投資滾雪球得到的是財富,知識滾雪球得到的是智慧,共通點是必需有夠長夠溼的滑坡,也就是時間與複利不斷的累加,我也相信我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有回報,透過這陣子的修正、優化,為了就是產生更快、更大的雪球。
- 書中金句
- 品味,是你自己喜歡什麼東西;文化自覺,是你知道現在別人都喜歡什麼東西。品味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,文化自覺能允許你從是一門創造性的事業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