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心態致勝
作者:Carol S. Dweck 卡蘿‧杜維克
譯者:李芳齡
會看這本書就是想加強自己的心智能力,去年有段時日心理狀態不是很穩定,想透過書來尋求開導,於是找了幾本情緒心理的書,陰錯陽差選到了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,結果原本情緒不穩的情況被時間給淡化了,但意外收穫了這本<<心勝致勝>>的實用書。今年給自己兩項核心目標一是「改變」;二是「學以致用」,這本書的觀念剛好可以應用在今年的目標上,不僅適用於成人,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鼓勵、挫折,都是家長機會教育的好時機,但如何將孩子們導向的成長心態,不斷挑戰、突破自我,卻是家長們的大哉問?稍有不慎容易讓接收者陷入框架等定型心態之中,但也倒不是說會一直處在這樣的狀態下,人事時地物是不斷的在變動,在某方面我們可能陷入定型心態,但在擅長的領域又能保有成長的心態,主要是要能發現自己目前處於的狀態,並適時的去調整,就算是大聯盟的選手也都會有低潮期,如何正向的面對、調整?才是我們首要的課題。
人有兩種心態相互在交錯影響,一種是定型心態;一種是成長心態,先來說明兩種心態的差別,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,成長心態是用無限思維在面對挑戰,定型心態則被條條框框所侷限,易發生顧此失彼因小失大的情況,看待事情的格局也小,這觀念與2021年的<<無限賽局>>有異曲同工之處。同一件事情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思維角度,例如測驗,定型心態者總是在尚未開始前就開始畫地制限,總覺得自己能力有限,剛好最近看完<<葬送的芙莉蓮>>第一季,在最後一集所有考生都要面對大魔法使賽利耶的面試,那些被判定不合格的考生中,絕大多數都是定型心態,暫且不論能力與否,主因是他們連想都不敢想,心智能力的不足,使他們無法勝任一級魔法使這個稱號。那些處於成長心態的角色,雖自知能力不及,但仍願意去想像去嘗試,這正是兩種心態之間最大的差別。
談這這麼多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,但有一點很重要,我們不是對每一件事情都能抱持著成長心態,應該是說這種心態指的是一種狀態會比較恰當,以學習為例,當處於成長心態的過程中,任何疑難雜症都是一種正向的挑戰,會樂於去接受去嘗試,但當處於定型心態下時,只會對能力所及的事有興趣,只要遇到不順利或挑戰性太高時,就失去了興趣與耐性,當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時,家長或老師的引導將是關鍵,不論是讚美或是糾正,只要孩子們得到振奮與激勵,那一刻他們的心態就改變了。但如果是成人的話,適時的尋求外力的幫忙,不要死愛面子,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。
在你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之前,你仍然處於從錯誤中學習的過程裡。如何發覺自己仍然處於定型心態呢?最簡易的辨別方法就是你是否在找藉口,成長心態面對失敗時,他們會想辦法提升能力,更努力的準備與練習,但定型心態者為了試圖修復他們的自尊心,會開始怪東怪西,不願承認自己是失敗者。其實中國與歐洲列強之間的歷史進展在前期基本上並無太大的差異,但歐洲人在思想上的啟蒙,認清了自己的無知,並展開對無知的追求,這就是一種成長的過程。反觀東方大國一直處於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定型心態,總認為自己天大地大、無所不知,反而讓自己陷入停滯,最終被歐洲列強所瓜分。不過歷史就是人類思維的週期,十年河東、十年河西,從美國目前圍堵中國的策略來看,美國也漸漸陷入定型心態的泥沼中,不是想辦法追求科技的突破,而是極盡所能的壓抑對手的成長,當然現今兩國的實力差距仍大,但美國若持續以老大心態在面對對手的挑戰,被超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如何將人引導至成長心態呢?稱讚是最佳良方,但不是稱讚結果也不是稱讚個人能力,而是稱讚他們對此所做出努力行為的這個過程。尤其是在面對孩子們的成長時,特別需要我們從旁拉他們一把,盡量要把握這些重要的契機,如我的大女兒目前七歲就讀小一,她就喜歡挑戰動腦的遊戲,從象棋、桌遊、到魔術方塊,不過當時我還沒看這本書,最初我是覺得玩這些可以動動腦也不錯,殊不知她也有興趣,而且學習超快、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強,差點就招架不力,從不斷的摸索當中我也慢慢發現她的成長與興趣所向,不再是以前傻大姐的模樣,透過生活中的相處,創造一個教導成長心態的環境。
書中有道題目蠻有趣的,九歲的伊麗沙白很擅長體操,有自信能做好,甚至已經想到自己得獎的情況了,當賽事結束後,她並沒有贏得任何獎牌,非常難過。
若你是伊麗沙白的父母,你會怎麼做?
1.告訴伊麗沙白,你認為她是表現最好的一個。
2.告訴她,她被奪走了理當贏得的獎牌。
3.告訴她,體操其實不是那麼重要。
4.告訴她,她有能力,下次一定能夠勝出。
5.告訴她,她的表現確實沒有資格勝出。
當初我的選擇是一或四,但都不是最佳的回覆,雖然當下選擇保護他們,或許有助於舒緩當下的情緒與失落感,但長期而言可能有害,因為你並沒有把實際情況講清楚,當然很殘酷但也讓孩子們瞭解到自身的不足,順勢提及如何改善引導,不僅對孩子說了實話,也引導他們從失敗中學習。
這本書真的很不錯,難怪比爾蓋茲會推薦,書中提出的觀念、應用的層面、兩種心態實務上的對比、以及如何改善與引導,幾乎面面俱到,對我來說是這幾年看到最實用的一本心理學工具書,也確實的把他應用在生活中,例如前幾天我不斷的在抱怨在找理由,赫然之間腦中閃過一段話,會開始怪東怪西,不願承認自己是失敗者,後來我稍微靜下心來,檢視自己的所做所為,會不會我是錯誤的?還是我是對的只是時間還沒到?我開始思考雖然還是會念幾句,但這舉動已經讓我脫離當下的負面情緒,以免自己被情緒給牽著鼻子走而一錯再錯。值得再次回味的好書。
留言列表